很多东西其实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这样有助于对一款3D游戏画质进行自我评估,看到很多人问显卡的问题,就这么回答你:如果要真正体验到剑灵全部内容,需要2000价位显卡与一个不错的CPU,如果要5档全开并流畅使用的话实际1200,1300价位左右显卡就足够了。 抗锯齿也就是抗狗牙
“狗牙”是玩家对游戏中角色外表周边一层类似于锯齿的东西的戏称,抗锯齿是3D中的一个重要的画质调节部分。
剑灵中目前使用的抗锯齿有俩种:快速近似抗锯齿(FXAA) 和未知(LEAA),都是AA。
FXAA就是3D画面中的锯齿部分用一种模糊处理、后期重新着色的方式来达到类似抗锯齿的效果,其实他只是欺骗了眼睛,狗牙依旧存在只是用一种模糊效果掩盖了过去。
一些低配置玩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抗锯齿对配置的需求,其实一些尖端单机并不止采用这个技术,因为虽然降低了对配置需求但是实际画面有所缺损。
抗锯齿有很多种方法,由于剑灵原因楼主这里就说这俩个,LEAA的一些内容目前未知,不知道ncsoft搞什么,其他的还有:多重采样抗锯齿(MSAA),覆盖采样抗锯齿(CSAA),超级采样抗锯齿(SSAA)。
时间性抗锯齿(TXAA) 最后这个是尖端技术,直接消除狗牙,但是对配置需求极大,目测网游在没有更大的技术突破时不会使用了。
看样子LEAA是专为剑灵开发的功能,难道有隐藏属性?
物理效果
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早些年一些游戏最早引用这个时就有人断言它会成为未来趋势,其中涉及到老n老a的无聊事,开启物理效果与不开启是俩个游戏。
动态效果不好截图就举几个例子,比如乎雷蓄力震地圈,怪物死亡后一些特效,甚至技能溅射都有明显不同,一些高端配置玩家不仅需要显卡达到中高端水准,CPU也得跟上,剑灵是细节游戏,很多东西不在表面,需要从游戏中不断体验才可以感受到这个游戏的细腻。这和某些耍小聪明的国产游戏不同,人物僵硬漂就是典型拆掉东墙补西墙:升级画质压缩物理引擎。
地形认知效果
通俗说就是对于地面的真实度,玩家可以自行游戏中切换不同档数甚至关闭开启这个效果来查看不同。
国产很多游戏这方面做的不好,地面给人一种贴图的感觉(平面,粗鲁叫法,专业勿怪)
实际剑灵这方面也不怎么好,并没有使用曲面细分导致地面不真实,僵硬。
高级水纹效果
这些内容实际在其他游戏引用很少(这里只说没有的),很多游戏可以下水,但是给人一种水随着人的移动却像固体一样或者干脆是像在空气中,或者是效果不明显。(流星蝴蝶剑就是例子)
剑灵效果做的不错,觉得这种效果已经很让我满意了,玩家在水里游泳或者使用轻功时踩踏水面时的波纹都让我赏心悦目。
高级模糊效果
这个与等下一个选项“动态模糊”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很多游戏实际并不怎么引用这个技术
比如玩家使用鼠标快速转换画面时会有一定的残影感,在等下的动态模糊中我详细说这个。
十字滤镜效果
这个东西实际游戏不怎么常见,但是现实生活照片甚至网上看到的图片会经常看到,很多人见过这个却不知道它叫什么,由于游戏上不去楼主就随便找俩张图片给大家看一下。
没错图片中的光源处有十字溅射效果就是了,游戏中是否开启看个人与显卡能力。
游戏中的光晕,光线等效果
是环境渲染的一种新算法。不需要数据的预处理和CPU的使用。完全依靠显卡性能完成。
简单的说,一个3D完整场景中,光影下的分为:光照和阴影。运用了环境光吸收技术,光影交接的渐变,会使阴影边缘有渐变的效果,逐渐的从明到暗从暗到明。
阴影中不再是一边色的暗,而是有传递的,角落更暗更深邃。越靠近光照明处,阴影越淡,严重消耗显卡性能,没有一定的能力还是不要开游戏中相关设定了,如中低端显卡用户。
景深效果
英文全称:Depth of Field 简称:DoF或者DF,一直不懂这个对与显卡的消耗能力,先不评论。这个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电视中突出某处时将周围都变得朦胧。模拟的便是人体眼球聚焦的一个过程,人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这个功能。
比如你认真的盯某个物品时,周围的景色就变得模糊,从网上随便找一张图片给大家看一下效果。
阴影效果
这算是3D游戏的灵魂之一了,没有阴影效果或者阴影效果差的游戏基本可以滚粗了,阴影效果在游戏中体现大约分2点,动态和静态,最常见的阴影就是玩家脚底下的黑色阴影了。
上图中可见楼主这个阴影效果是较差的,模糊。
而上面这张图片不仅开启了景深效果,阴影也十分出色。动态阴影也十分易懂,就是随着光源的不断改变建筑人物等影子随之做出相应变化,如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太阳当午时影子变小。
但是这样需要计算多种多样的阴影照射。不管是角色还是建筑,只要是影子,随着光照点的不同阴影会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阴影是十分需求显卡性能的一项技术,中低端玩家可以抹泪了。
动态模糊
与之前的高级模糊效果放到一起,粗略说周围的画面因为速度太快变得模糊 ,如今很多游戏都有这个设定,如大作虐杀原型2中人物在进行奔跑或者高空下坠时周围景色会出现模糊,在游戏中观察距离较为远的玩家时也会出现轻微的模糊效果,这样从一方面说有利于减少狗牙,以达到拟真效果。
玩家分别使用了AMD显卡与NVIDIA显卡的,这里让玩家们更好的了解到驱动中的设置。
NVIDIA驱动设置
在桌面,右键点击NVIDIA控制面板,进入上图中的设置菜单,点击管理3D设置。然后再全局设置菜单中找到平滑处理-模式,下拉菜单选择提高应用程序设置,再找到平滑处理——设置,开启4x,这个特效就是4xMSAA抗锯齿。根据玩家们的显卡性能,玩家们也可以开启各向异性过滤、平滑处理—— FXAA。
AMD驱动设置
AMD的驱动设置同样是在桌面右键选择AMD驱动控制面板——Catalyst Control Center。点击游戏、3D应用程序设置,下拉菜单找到消除混叠——模式,点击下拉菜单找到覆盖应用设置,在级别中选择4x,各向异性过滤则需要将使用应用程序设置勾选去掉即可拉动选择。
AMD的驱动由于更新,变成了下图这样,但打开的方式依旧为右键-Catalyst Control Center。
大家可以自行进行调节,不过好像找不到类似于4X,8X,16X的设置,小贴士:如果在游戏时觉得显卡的温度过高,也可以用此驱动进行优化
选择
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界面,见下图。 在启动手动风扇控制的格子里打钩,就可以自定义显卡风扇的转速,增大散热效果,但是噪音会比较大。
显卡与显存
顺带普及一下显卡与显存。
每每秀配置贴都有这样的对话:我显卡多少钱,显存多大等等。显卡实际是有关图像,渲染一类功能处理器,粗略说是一个关于显示的“中央处理器” 。在显卡性能方面,随着显示芯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现在的大型3D游戏和专业渲染需要临时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显存容量也越来越大,显存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显卡的性能。
在显卡最大分辨率方面,最大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跟显存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这些像素点的数据最初都要存储于显存内,因此显存容量会影响到最大分辨率。实际显存大小并不会对显卡好坏有太大影响。也就是说:显存越大,并不代表显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