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8系列可以说是整个旗舰耳塞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也是当年“圈味动铁”的顶级代表作,在那个HIFI新媒体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PP8几乎是纯靠口口相传的美誉而卖爆。曾经HIFIDIG平台面向媒体们做过一个调研,在同价位的各种产品里,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压倒性地把同价位最佳耳塞投给了PP8,这也是那次调研的所有价位段里、唯一的一个具备压倒性口碑好评的型号。
后来,PP8推出了同单元方案的、更符合亚洲人耳型的PP8S,这个习惯也保留到了PMXS上,这副PP8SE则也是基于PP8S的腔体,并且和Eletech联名,标配了一根四芯的柏拉图升级线,同时机内线也使用了Eletech定制的纯银线芯。16999的售价其实就是等于PP8S+柏拉图的售价,机内线的材料虽然说值不了几个钱,但INEAR是据我所闻为数不多的仍坚持在德国原产的牌子,反正这人工费真够喝一壶的。当然了,消费者并不需要关心这些,甚至在PP8SE亮相上海展的时候也看到有朋友吐槽INEAR换汤不换药,拿着一样的方案继续出来卖钱,这话说着其实也没毛病,大家都在拼配置卷价格了,INEAR这七八年前的硬件方案居然还在用。
先说结论,PP8SE如果用“准两万档”的价格去衡量硬素质表现的话,它身上并不带有什么“卷”的成分,硬素质不会胜过qdc的V14、也无法越级去打更贵的卡美洛、Eurus+,但即便是不去标配Eletech的这根柏拉图我也得说,PP8的审美放到现在依然是不过时的、甚至是高级的,极致的均衡、柔顺的音色、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让人忘却它是动铁单元的那种宽松醇美。
而PP8SE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分寸感】。 分寸感,换一个我经常在文章里说的概念,叫做,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过犹不及的界限在哪里”,就像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耳机的声底和调音方向也不是非糊即硬的,PP8SE虽然大幅度提升了空间感、结像、两端延展、透明度,但你还是能感知到它就是熟悉的PP8的味道,而且和后来推出的PMX有着明显的不同——反而PP8SE才是那个更杂食、综合素质更全面的型号,而PMX的声音则更柔软、更适合口水歌的曲目。
如果说过去PP8的低频是化骨绵掌、包围感足,那么PP8SE则是更多了一份内力,包括极低频的极限深度、Punch力度、以及大动态时的表现力都更上一层,结像也更清晰、密度更高但又不失应有的宽松度和韧劲,声底干净、透明度高但又不显得寡淡。虽然PP8SE的声音比PP8要通透的多,但它其实总体还是一个暗声、具备柔和的高频表达,这种纯净度单纯的就是声音干净了,杂讯更少了、清晰度更高了,而没有去刻意拔高中高频的亮度来制造一种假性的通透,这一特性其实柏拉图功不可没,这根纯银线本身就是高端银线里非常健康、中正的一根,具备很甜润的中频表达,让PP8本身就温润的人声又进一步变得细腻和清丽。
何为分寸感?就是PP8SE虽然素质已经拔高了不少,但总体依然是个模拟味的、听感向的东西,素质的表达到了一定阈值就不再去抢戏了,什么现代声、数码味依然和它不搭边。可能随着现在播放器素质的提高,比当年PP8那个国砖型号相对匮乏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就好比你现在去用钛菊、RS8推PP8,那份韵味一定比当年的印象中的削弱不少,但这就是时代向前走的一个必然之路。PP8SE给我的感觉就适合拿一个小功率的小尾巴、甚至是接上你手头残存的Walkman、便携CD、以及类似N3Pro、R52之类的便携播放器去驱动,它上限确实不算高,但这其实是我当年一个PP8粉所期待的一个理想中的PP8终极版。
|